1) 尿毒症患者由透析科医生确定手术日期,提前做好手术肢体的血管及皮肤保护,一般选择干活少的一侧肢体做手术,避免在该肢体抽血、输液、量血压等,最好在术前2周开始做握拳运动,以促进血管充盈。 
2) 动静脉内瘘手术后,患者回到病房,躺下时应将内瘘侧肢体垫高至与水平线成30度角,若站立或坐姿,手臂应弯曲抬高至胸前,并避免该肢体受压,以保持血流通畅,减轻水肿。 
3) 如发现伤口渗血或红肿应及时告知医生,若敷料被弄湿,及时告诉医生更换,防止伤口感染。 
4) 术后第二天开始活动手术肢体的手指,以后逐渐增加手指的活动量,再过渡到活动手腕,术后12-14天拆线,拆线后可做握拳运动或手握软健身球运动,做运动时应用弹性带将上臂扎住,以促进内瘘血管扩张,建议每天3-4次,每次15分钟左右,将软球握到底,默数3秒后再放开为一次,每分钟15次;每天至少共握球500次。 
5) 术后自我检查内瘘是否通畅,成功的动静脉内瘘,能触到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。如发现血管无震颤、无杂音(即无“沙沙声”/猫喘音),应及时告知医生。内瘘震颤消失24小时内可用药物溶通瘘管,且治疗得越早越好。 
6) 有内瘘的患者都不要穿袖子过紧的衣服,睡眠时不要压迫内瘘的肢体,谨记不要在内瘘侧肢体抽血、输液、量血压、提重物、戴手表、首饰和过紧的护腕等。 
 
 
如何保护动静脉内瘘
1) 动静脉内瘘一般6—8周可使用,每次收机后护士先用止血贴贴住针口,用纱球固定止血,再绑上用松紧带约束。 
2) 病人在拔针后20-30分钟之间自行解除松紧带约束,1-2小时拆去纱球,拆纱球后仍有出血现象:(1)穿刺针口流血,(2)皮下渗血形成血肿,请用纱球轻轻按压至不再出血或血肿不再增大为止,压迫力度以不出血且能触摸内瘘穿刺针口前后有震颤为宜,贴住针口的止血贴一般在拔针后的24小时撕去,若止血贴有血迹或弄湿,要及时更换。
3) 病人内瘘使用初期应特别注意造瘘肢体不能用力,不能提重物。 
4) 建议一日不少于3次触摸内瘘,自我判断内瘘是否通畅。通畅的内瘘,血流量充足,用耳朵能听到血管杂音,触摸时有血管震动感。 
5) 若触摸内瘘时发现血管的震动感减弱或消失(如无“沙沙声”),建议尽快与主管医生联系。 
6) 若发现内瘘血管有硬化的迹象,建议用土豆薄切片外敷硬化血管段,但要避开穿刺针口,每天3次,每次20-30分钟,该方法要在拔针后24小时使用。 
7) 如发现内瘘局部有血肿,可用浸透50%硫酸镁纱布敷住血管,纱布一直要保持湿润,建议每日3次,每次30分钟,,该方法要在拔针后24小时使用;或在透析24小时后给予暖水敷,温度应在45-50度之间。如用喜疗妥外涂,则在拔针后4小时后涂在肿胀的地方,但不能涂在穿刺针口上。 
8) 若有假性动脉瘤者,应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,避免连续扩张及意外撞破。 
9) 睡眠时不要压迫术侧肢体,不宜过度活动,要穿宽松衣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