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鼓膜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分泌性中耳炎鼓膜
             一、病因:
   1、机械性阻塞:如小儿腺样体肥大、肥厚性鼻炎、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、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。
   2、功能障碍: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;咽鼓管软         正常鼓膜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分泌性中耳炎鼓膜
骨弹性较差,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,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,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。
   3、感染: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/2-1/3,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。
   4、免疫反应:主要包括Ⅰ型变态反应及细菌感染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。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,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。
   二、主要症状:
    (1)听力减退:听力下降、自听增强。积液粘稠时,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。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,注意力不集中,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。
    (2)耳痛: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,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,可为持续性,亦可为抽痛。慢性者耳痛不明显。本病多伴耳内闭塞或闷胀感,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。严重者伴患侧头痛。
    (3)耳鸣:多为低调间歇性,如“劈啪”声,嗡嗡声及流水声等。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、擤鼻时,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。
    (4)患者周围皮肤有发“木”感,心理上有烦闷感。
   三、治疗:
   清除中耳积液,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。非手术治疗包括:抗生素;糖皮质激素;伴鼻塞用减充血剂;咽鼓管吹张;氦氖激光照射治疗;中医药治疗。手术治疗:鼓膜穿刺术;鼓膜切开术;置管术。
   四、疾病预防:
   加强身体锻炼,戒除烟酒,防止感冒。进行卫生教育,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,对10岁以下儿童定期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,并注意正确的擤鼻方法。积极治疗鼻、咽部疾病。